英语母语专家为您的论文保驾护航

论文写作技巧系列 | 应付退稿和回复审稿意见

论文写作技巧系列 | 应付退稿和回复审稿意见


论文有可能被拒,谁都被拒过稿。只字不改就接受的论文极少,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最漂亮的研究,也照样可能被拒或者被要求修改。不要消极对待目标期刊拒稿和退修要求,而应把它视为发表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论文在科学上尽可能更健全,以便将来被录用为科学文献,并成为“集体知识”的一部分。


退稿的原因


  • 目标期刊选择不当

  • 附信写的差

  • 实验设计有漏洞

  • 论文书写语言不合格

  • 研究方法选择或解释不当

  • 统计检验方法有误

  • 结果叙述有错误或夸大其实

  • 引言或讨论不完整或缺乏细节

  • 缺乏新颖性


期刊拒稿有各种原因,大多数在以前的推送文章中已经提及。

 

比如,如果对拟投期刊的选择不当,就有可能不送去审稿便直接拒稿。期刊定位恰当才能增加稿件获得同行评议的机会(参见以前的文章选对期刊中的注意事项)。

 

同理,拙劣的投稿信也可能造成不经审稿便直接拒稿(参见以前的文章投稿信:推销你的稿件中的注意事项)。

 

违反目标期刊《稿约》的规定可能被期刊编辑认为不尊重对方,从而造成拒稿,当然更可能的是被要求修改格式后再投。

 

其他拒稿原因包括研究设计有缺陷、论文写作语言水平不合格、研究方法或统计检验选择或解释不当、结果叙述不当或夸大其辞、引言和/或讨论不客观公正或缺乏细节;

 

或者就是缺乏新颖性(比如你的研究只是简单重复别人已发表的工作) 、重要性或相关性。

 

投稿之前严格分析你的论文,考虑审稿人会着眼的所有要素,你就可能提前发现这些问题。


照着理文编辑往期推送文章中的经验来做,就能加快从初投到录用的进度,并让其间的各个阶段相对顺利。所以,在投稿前值得尽全力完善文稿质量,以减小拒稿的可能。


不过,就算遭遇退稿,也不是一切都白费了。


期刊编辑决定:接受、小修、大修、退稿,只字不改即被接受的论文极少。

 

回答审稿意见

  • 编辑和审稿人给出的所有意见都要在修改稿中作出修改、回应,并在复信中一一说明

  • 增补审稿人要求的试验或分析,除非你认为它不能提高论文力度

  • 对于你不同意的审稿意见,礼貌地提出科学反驳

  • 在复信中,使用不同的字体标出审稿意见和你的答复,以示区别

  • 使用加亮、下划线、删除线或其他编辑要求的字体标出你的主要修改意见

  • 按期退回修改稿和复信,以免编辑把你的稿子按新投稿处理


当你收到退修信和审稿意见时,应仔细研读其中所有评语(包括编辑评语和审稿人评语),根据需要在稿件中作出相应调整,然后撰写一份详细的回复函。通常需要返回修改稿和回复函(回复函和再投稿信可分为两个文件),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前返回,否则修改稿将被作为新稿处理。编辑和/或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必须回应,即使你不同意其意见。若你对某点持反对意见,应该礼貌并有理有据地反驳。在反驳时,可以引用某论文来支持你的说法(如该文不在参考文献中,可以考虑将其收入参考文献列表),可以解释为何某个实验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开展的,也可以是解释为何你不按照审稿意见去做补充试验。但无论如何,不要不理睬或忽略审稿意见,因为这只会导致延迟。只有所有意见都妥当回应之后,你的论文才有可能发表。


回复函最好的格式是把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复制下来,然后在各条意见下面逐条回应。审稿意见和回应要用不同字体加以区分(如正体和斜体)。当提到文中的改动时,给出页码和行号以便迅速查找。把修改前后的文字都复制在回复函中,让人一目了然你如何修改回应审稿意见。通常 要在文中标记出主要改动之处以便查找,比如用黄色高亮和/或使用下划线/删除线。最后,若编辑或审稿人要求补充分析或者实验,你应该照办并把数据加入稿件;这会让稿件更富有说服力并增加发表的机会。


作者介绍

Daniel McGowan, PhD, 

Certified Medical Publications Professional

理文编辑学术总监

曾任《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