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信(投稿信,Cover letter)
论文发表和获得编辑注意的竞争十分激烈,只需向杂志发个稿子,再说声 “投稿见附件”的时代已经过去。
附信(Cover letter)给你直接和编辑对话的机会。
善用它能使你的研究脱颖而出:直接向编辑解释你的研究重要在那里,为什么应该发表。
投稿信应力求明确、直接、言之有物,以提高稿件送审机会。
以下方法适用于附信的撰写:
一些杂志根据其刊出文章领域的不同进行编辑分工,你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域,有时也可根据编辑的专业背景选择最合适的编辑。直接称呼收信编辑,如:“Dear Dr. Smith”。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编辑,可将附信写给总编辑。
信的开头应写出文章题目,希望文章在杂志的哪一个栏目或作为哪一个文章类别发表,以及投稿杂志的名称。
之后简单叙述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说明研究目的以及开展的工作。然后简单描述研究成果。
接下来的段落很重要。你需要向研究界解释你的发现的意义,特别是对杂志读者的意义。如果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该杂志读者会对你的发现感兴趣,你需要选择另一家更合适的刊物,因为编辑只将他们认为会引起读者兴趣的文章送同行评议。研究一下你准备投稿杂志的“目标与刊出范围”会对你有帮助。
附信的最后一段应包含杂志所要求的声明或说明。这些通常包括关于利益冲突、基金资助与资助来源的声明,以及所有作者已阅读过并同意文章的内容以及未一稿多投的声明。每个作者的作者资格确认也是需要的。
最后,留下详细的通讯方式以及礼貌的结束语。
核查清单
目标期刊名称的正确拼写
目标期刊的宗旨和范围(Aims and Scope) – 您的研究是否与之相符?
编辑姓名:
一些杂志根据其刊出文章领域的不同进行编辑分工,你可以根据编辑的专业背景选择最合适的编辑。
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编辑,可将投稿信写给总编辑。
文章的题目
希望作为哪一个文章类别发表
研究背景信息 – 研究对象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研究理论基础 – 进行此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潜在审稿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基金资助信息
通讯作者的详细的通讯方式
除此之外,应当查阅目标期刊的 《稿约》 以查看不同期刊的特殊要求。某些论文类型还会被要求提供额外的内容。举例来说,关于临床试验数据的存储信息通常需要附上一份临床试验报告,提供你的序列数据进入公共数据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