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贴中,作者主要介绍配图如何帮助提升论文语言的表现力。
配图究竟有什么用途?数据曲线和柱状图可以给出我的数据表现,那么配图用来做什么呢?也许学术只需要严谨,不需要太多的夸张表现,但是,现代学术需要用简洁明了的手段最直观的给出信息。我们除了数字图表和曲线图之外,需要关系明了的,直观顺畅的流程图来表现文章中所描述的一系列反应关系。配图可以作为文章的摘要在最短的时间给予读者信息。
1
图像可以精准的表现文章
A在B里面,B在C旁边,C比D大两圈……有点晕了。学术研究中经常针对的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的流程,或者具有对比性的形态结构。也许对象本身的外表和形象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用符号来代替,但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对于符号相对的位置描述和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描述是非常重要的。用文字描述和一连串的数字也许可以给出非常精确的测算,但是,形象思维是人类最“偷懒”的习惯,阅读文章的人即便是看着数字,也会在他的脑海中转换一个对比关系的图像,最后这个印象中的“图像”说明了要阐述的问题。而数字和文字的“暂存”挺短的,看到后面可能会忘记前面的。直接给出图像的好处是,避免了想象的误差,节省了读者想象的时间。
学术不需要非常高深的艺术表现手段,其实只需要用最简单的几何形态三角和方块,横一下竖一下,比划一下,摆一下关系的话,就足以让读者看的时候一目了然,看完之后,也会很容易从记忆中再“检索”到。
人类对图像记忆比文字深刻,对美丽的图像更加深刻。
2
图是文章的眼睛
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已经费劲精力,之后撰写文章还要注意语言方式语法习惯。完成这么多工作之后,还要再处理图片已经到我们最不想花费精力的阶段了。也许会这样想,将我们认为重要的数据和电镜图片插在文章中就可以了,因为这些是说明实验的证据。如果再要做什么图像相关的东西,就是鸡肋了,能不做就不做,能凑合就凑合了。
专业论文的配图是鸡肋吗?
也许可以不这么想,也许可以将它看作是文章的眼睛。
相比较文字来说,人对图像的敏感度更高,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
设计合理的图片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睛,引发读者想阅读的好奇心。读者想知道这画的是什么东西,在讲的是什么内容。学术期刊每年迅速增长,学术论文每年发表的数量急速上升,学术需要严谨朴实。一副恰如其分的配图犹如端庄佳丽再有皓然美目,更是锦上添花。
3
图文并茂的学术论文
图像是一种语言,是可以与文字相符相助的表述手段。图像是一种工具,一种可以独立使用的工具。当配图成为协助文字描述研究的手段时,配图可以对文章产生最大的意义了。
回到最前面所讲的,学术论文的配图并不一定要有高层次艺术性,但是,配图可以成为学术表达中的常用工具,善用图像工具,让专业文章除了具备专业性还能拥有吸引力。
注:本文作者宋元元,北京静远嘲风动漫传媒科技中心负责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