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文编辑作者学院
动笔之前|第1课
发表学术论文
在学完本课后,你应能:
领会撰写英文论文的重要性
掌握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程序
讨论同行评议(审稿)流程
为何要发表论文?
在相关学术领域浸淫日久,你肯定有一些新东西想告知全世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立即把自己的新发现通过任一网站、新闻机构或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如果要把你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科研人员分享,你首先得把研究结果发表在有正规审稿机制的学术期刊上。
发表学术论文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色的论文发表记录将极大地促进职业晋升和争取科研经费。发表高质量的研究也使你的同事、单位和国家与有荣焉。你发表的论文全面展示了你的知识、技能和成果,同时,也是你为本领域所做贡献的最好记录。此外,如果你曾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你在争取新的科研项目或经费时就会底气十足。
每一篇论文都是你艰辛工作的证明;它让你的研究发现提交给同行评议,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争论和批评,也帮助你所在的领域取得进展。

Photo by Po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freedigitalphotos.net
为什么要用英语写作?

职业晋升
英语是国际学术界的通用语言。因此,你必须以英文发表论文,以使尽可能多的受众能读到你的论文。全世界的科学/医学研究人员不仅对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方主要知识中心所开展的研究工作感兴趣,同时也日益关注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土耳其)的最新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有助于消除地域局限性,使你与本领域的其他同行保持在同一水平。当你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阅读,你的国际声望就会提高。
以英文发表论文意味着你的作品受到了全世界专家的同行评议。这有助于展开讨论和开拓新的研究途径,并有助于确保你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合理性和可重现性。一旦你的论文获得发表,你的名字将会流传开去,有利于你在学术界建立声誉。
此外,你的研究也体现了你所在区域的独特洞察力,其结果也可应用于各类人群或环境,从而促进科学进展。最后,以英文发表的文献,其引用率通常要远高于以其他语言发表的论文。这有助于你和你所在的国家提高国际声誉,并让你在学术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很多新的合作机会来自国际会议中的讨论。因此,除了以英文发表论文外,你也应努力在国际会议上以英语呈现你的作品。
资助
以英文发表论文是在国际学术界分享研究成果的最有效途径。利用这个机会,你可以与同行开展卓有成效的互动,参与全球研究合作,并受邀参加国际会议。由此,你的履历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以英文发表的论文极好地宣传了你本人和你的资助机构。这可以帮助你较有把握地争取到全新的或后续的研究经费。在寻求国际合作者、行业合作伙伴或资助机构时,以英文撰写建议书也极为重要。
国际期刊的关注点有哪些?

你应理解期刊发表论文的理由:这将帮助您选择最合适的期刊,并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现你的研究。
当稿件提交给一家同行评议期刊后,期刊的编辑和工作人员会先对稿件进行初筛,以确定是否有送审的必要。他们通常会考虑以下标准:
稿件的内容与期刊的宗旨和范围是否相符?
研究是否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
研究的方法学是否适当?
研究结果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是否具有可应用性和意义?
期刊读者是否会对研究结果感兴趣?
作者的观点是否以英文进行了准确的表述?
作者是否已根据期刊《稿约》对稿件的体例格式进行了调整?
期刊编辑必须确保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这样才能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期刊才能吸引全世界更多的作者向其提交潜在的重要且有影响力的研究,从而保持或提高其声望。
期刊编辑经常出席国际会议。在这种场合,你可以向他们作自我介绍,并告诉他们你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这样有助于建立合作关系,并且期刊编辑可能也会很乐意向你介绍他们的期刊以及当前的重点选题。
期刊通常会在其网站上发布详细的《稿约》,以便读者更顺利地投稿。然而,仅仅遵循期刊的《稿约》和提交所有的研究数据是不够的。

一篇好的稿件不仅仅是一份报告;它应能有效表述研究结果及其重要性。一篇好的稿件不仅仅是一份报告。它应能有效表述研究结果及其重要性。它应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讲述了以下内容:
研究的问题
目标或假说
方法以及与研究的问题相关的结果
针对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局限性所展开的讨论
针对研究结果与文献相比存在哪些异同所展开的讨论
结论(针对研究问题的答案)
针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在设计研究和撰写稿件时,你应该也经常反思一下编辑在筛选稿件时会考虑到哪些问题。主题是否具有新颖性和相关性?流程是否符合逻辑?研究是否有确凿的依据?这些问题将引导你始终处在正确的方向上,并提高稿件被目标期刊录用的机会。
在正式投稿之前,可以考虑把你的研究成果在某一会议上进行展示,看一下本领域的受众是否会对你的研究感兴趣。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会获得一些重要的反馈,从而帮助你在撰写稿件之前改进自已的研究。
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是指本领域的其他同行批判性评估稿件的过程。同行评审不仅仅发生在投稿之后;为了提高论文质量,降低拒稿风险,你可以在向目标期刊投稿之前邀请你的同事、上级、同行和专业的编辑服务机构审读你的论文。这一步骤可以早在制订研究计划时即启动,也可在形成稿件大纲后开展。
同行评审的主要目的并非是查找差错或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相反,这一阶段的同行评审是为了发现在研究设计、表述、分析和解读中存在的缺陷,并向你提供详细的、建设性的批评以改进你的研究。然而,鉴于违反研究伦理已众所周知,同行评审过程在控制论文质量和完整性方面的重要性已更加突显。
通过同行评审,应尽早检测到和清除那些毫无根据的结论、捏造的数据、剽窃和对本领域毫无贡献的研究。这可以保护期刊、科学界和研究人员的完整性和问责制。审稿(同行评审)对于期刊读者也有益:它可以筛掉那些不值得发表的文献,并使读者及时获悉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审稿可提高文章的质量,确保其他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论文中描述的方法重现某一特定研究。

除了上述益处,审稿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还可为你提供免费咨询专家的机会。所有的评论和反馈,无论多么严厉,都可以为你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进展。
不同期刊具有不同的审稿制度和编辑方针,但他们通常都遵循类似的程序。期刊收到稿件后,编辑和编务会检查该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稿约》,且英文表述准确。随后,期刊编辑将评估稿件内容是否符合期刊的目的和范围。稿件通过初审后,即可送审;审稿专家通常是期刊的常规审稿人小组成员。有些期刊会允许/鼓励你推荐审稿人。
审稿人将全面审读你的稿件,并评价其科学有效性和逻辑合理性。审稿人随后提出改进建议,并把审稿报告发送至编辑部;期刊编辑根据审稿报告和其本人的评价结果,决定拒稿、退修或直接录用(后一种情况极罕见)。如稿件需要退修,你应认真阅读每条审稿意见并作出相应修改。这将在后面的课程中详加讨论。
说明: 有三类审稿制度:
单盲审稿:仅审稿人是匿名的
双盲审稿:作者和审阅者都是匿名的
开放型审稿:所有人员都不匿名
下一课内容
动笔之前|第2课:确定一个好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