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论文|第2课:可读性
在学完本课后,你应能:
探讨不同的撰稿技术(如主动语态),以便于读者读懂你的论文。
主动语态
现代的科技论文写作均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一些权威的论文体例指南(如APA、AMA、Nature等)都指出应优先使用主动语态。以主动语态表述的句子显得更加直接了当且易于阅读。主动语态也清楚地说明了是谁做了什么。

例如: “The reasons underlying sedentary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被动语态)
在这个句子中,我们不知道是谁开展了这项调查,只有在读到句末找到动词后才能大致了解。
“We investigated the reasons underlying sedentary behavior”(主动语态)
这样,我们在句子的开头就知道是谁 (“we”)做了什么 (“investigated”) 。
第二句更具可读性。
虽然如此,在某些场合使用被动语态可能更适合;因此,在同一篇论文中,两种语态可以都使用。在“方法”部分,使用被动语态可使稿件更简洁。
例如: “Participants were weighed at baseline”,这样写可读性更强;如果写成“A researcher weighed participants at baseline”,则显得繁琐多了。
使用短句
短句要比长句更易理解。应把每个句子的长度控制在15~20个单词之间。如果你发现一个句子需要用多个逗号来进行分隔,那么,这个句子应该是过于冗长了。可试着把它分成两个或多个较短的句子。

主语和动词彼此靠近
如果主语紧挨着动词,整个句子就较易阅读。当主语和动词在句子中相隔过远,读者可能得多读两遍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在下面这个句子中,主语(“drug treatment”)和动词 (“showed”)之间被诸多信息分隔开来。
"The drug treatment, which was administered to all of the 120 study participants during the 16-week study period,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glycemic control."
相比之下,在下面这个例子中,有关治疗效果的信息出现在第二个句子中,其中主语紧挨着动词。谁接受了治疗?有多久?这些信息出现在第一句。
"All 120 participants received the drug treatment for the 16-week study period. The treatment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glycemic control."

避用冗语
冗语是重复无用的单词;亦即,同一事物说两次(甚至多次)。这种情况应予避免。
例如,“Eight subjects were lost to follow-up”要比“Overall, a total of eight subjects were lost to follow-up”更明确。
解释:“Overall”和“a total of”都不言自明,故无须写出来。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drug treatment…”要比 is clearer tha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medical drug treatment…”更明确。
解释:“In order to”和“to”具有相同的意思,本文中“medical”一词的意义已包含在“drug”中。
重点位置
对于读者而言,句子末尾的信息自然最为重要。这就是所谓的重点位置(stress position)。一个句子通常在此处生成聚焦点。充分利用全稿的重点位置,将帮助你更有效地向读者强调你想要传达的关键信息。它也有助于顺利过渡到下一句和主语位置。可看看这两个关于加薪的类似句子:

主题位置
虽然句子末尾(重点位置)影响最大,但可利用句子的开头来设定一个场景,让读者了解本句将涉及哪些内容。这就是所谓的主题位置(topic position)。例如,在下面这个句子中,读者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句子的主题(二甲双胍)是什么,直到句末才知道。
"First introduced several decades ago,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tidiabetic drugs in the world is metformin."
不过,如果我们把主题放在句子的开头,读者就能立即明白这句话是关于二甲双胍的(主题位置),而关于该物广泛使用的信息则是重点强调的内容(重点位置)。
"Metformin, first introduced several decades ago, is now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tidiabetic drugs in the world."
主题位置和重点位置也可用来在一个段落内创建逻辑流。主题句(topic sentence)在一个段落内最先出现,用于告诉读者本段将涉及的内容。紧接其后的可以是用于提供背景和细节的句子。在本段的结尾部分,则是重点信息[重点句子(stress sentence)],用于总结本段讨论的概念以及向读者传达关键信息。

简单的词汇
研究中所述及的科学概念可能非常复杂;如果使用复杂的语句,这些概念就会更加难以理解。而在你的读者中,其母语很可能并非英语。 因此,如果你尽可能选择简单的单词,就可望提高稿件的可读性。一些较长的单词和短语可以替换成较短的、简单的单词和短语。举例如下:
Utilize → Use
Etiology → Cause
Demonstrate → Show
Optimal → Best
此外,在撰稿时也尽量不要使用夸大其词的修辞手法(夸张的和过分的遣词造句)。例如,最好避免诸如“This pioneering research…”或“our groundbreaking study…”之类的表述用语。科学合理、表述清楚的研究本身即具有说服力,无需夸大其重要性。
每个句子只包含一个观点(idea)
为了写出明确无误的文章,另一种方法是做到每个句子只包含一个观点(idea)。你仍然可以在句子的其他要素中提供上下文信息。切忌在一个句子中介绍太多的观点,这样也有助于写出较短的句子。
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在动笔撰写稿件的各部分之前,最好可以给出稿件的可视化结构,以便你对如何有效讲述这一故事做到心中有数。你必须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表述你的观点,同时稿件也必须前后连贯。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稿件的整体结构。


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每个部分的题目会与图片所示有所不同;无论如何,你应把观点以合乎逻辑的方式组织起来。
往期回顾
动笔之前:
选择期刊:
国际伦理与研究标准:
下一课内容
撰写论文|第3课: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