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在描述基因、基因mRNAs或由其编码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时,经常会因错误使用命名规则而引发混淆。如果作者一会儿提及基因表达水平,一会儿转至蛋白质水平,再过一会又回到基因,这只会乱上加乱,尤其是当基因和蛋白质同名时。因此,作者应确切地告知读者你提及的到底是基因还是蛋白质。
也许你会经常发现,我们所熟知的“惯例”并非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就如句子的开头词一样。我们曾经学过,连词、缩写词或者阿拉伯数字是不能在句首使用的。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在一篇论文的“结果”部分常常需要进行“比较”,而“在同类事物中”(like with like)作比较尤为重要。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作者来说,最常见的一个错误是忽视了这一简单规则,导致读者往往很难搞清到底是什么跟什么在作比较。在最好的情况下,作者语言生硬,但至少能说明比较对象;而在最差的情况下,作者所阐述的内容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以下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
1.现在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
2.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
3.根据近期的临床资料看,病毒的传播力似乎有所增强。
4.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尚未找到。
5.目前还没发现病毒发生变异。
6.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同源性达85%。
7.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狡猾”。因为这病毒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在哪儿,可能还有很多轻症的,跟一般的感冒差不多。
8.潜伏期一般3-7天,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14天。
9.10到14天是一个很好的隔离观察期。
10.现在看,超级传播者还没出现。